腎臟病變 多因三高慢性病轉載 【元氣周報∕記者蔡容喬∕報導】 2011/07/11 「腎臟和肝臟一樣,都是不會說話的器官,中晚期病變才會出狀況!」台灣腎臟醫學會腎臟病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、高雄醫學大學腎臟科教授 黃尚志 醫師,一針見血地指出國人肝腎疾病偏高的原因。台灣健康檢查很發達,但洗腎人口居高不下,腎臟病變仍是國人揮之不去的陰影。 有三高 亂吃藥 腎臟壞了了 黃尚志醫師表示,腎臟是主管人體廢物代謝的器官,當腎功能下降,廢婚禮顧問物無法代謝,就會危及生命。不過多數腎臟病患者一開始並不是腎臟本身有問題,而是從其他疾病慢慢發展而成,糖尿病、高血壓等患者,長期沒控制好,就會有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,進而損及腎臟功能,導致病變。 高雄榮總腎臟科主任方華章指出,慢性腎臟病成因主要有幾項: 1.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高血脂。 2.慢性腎絲球炎。 3.止痛藥、中草藥、來路不明藥物等造成的腎臟損傷。 這些患者若使用適當藥物控制,並在飲食和生活習慣上控制得當,可讓惡婚禮佈置化速度延緩,反之,則可能短短幾年就得面臨洗腎命運。 症狀輕 難察覺 發現多末期 方華章說,腎臟病患者早期症狀輕微難察覺,等到開始有症狀,通常已接近腎臟病末期。年紀大、糖尿病患及三高(血糖、血壓、血脂高)族群,最好每半年就檢查一次尿蛋白及肌酸酐,一旦指數超標就須注意。國家衛生研究院為早期發現腎臟病患,針對末期及洗腎病人家屬,因其具有類似環境及遺傳因子,也對他們進行腎臟病篩檢。 嚴重時 尿毒症 不得不洗腎 慢性腎臟會場佈置病的嚴重程度是以GFR(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,腎絲球過濾率)作分期,當過濾率因腎損傷而下降至末期程度時,就會引發尿毒症,造成患者四肢水腫、喘、貧血、無力,伴隨吃不下、惡心、嘔吐等症狀,可能就不得不洗腎了。 黃尚志認為,傳統血清肌酸酐檢測因敏感度不高,通常發現指數異常時,腎功能都只剩下40%左右了,因此目前是以美國腎臟基金會建議,以公式換算出GFR指標,作為慢性腎臟病嚴重程度的分期。 腰痛 尿液有泡 先別嚇自己 黃開幕活動尚志強調,早期腎臟病雖很難發現,但仍有檢測指標,不須捕風捉影。國人太過聽信坊間傳言,尤其是男性同胞,只要有腰痛,就聯想到「腰子」、「腎虧」,看到小便有泡泡、下肢水腫,就嚇得找醫師,即使尿液僅檢測出微量尿蛋白、甚至根本未檢測出來,也不相信自己沒病。這類族群和末期腎臟病變族群,成為兩極化台灣現象。


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



分享

Facebook
Plurk
YAHOO!
澎湖民宿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g52ngwb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